做海报的电脑软件(做海报)
7月10日上午,复旦大学与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在复旦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一年来,两位记者深度参与了钟扬同志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有格局、有温度、有担当的典型报道,跳脱出个人故事和形象塑造,将其定位于新时代知识分子典型、新时代奋斗者代表,将钟扬的时代坐标标注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征程的宏大背景中,激发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汇聚起爱国奋斗的强大正能量。钟扬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但他的崇高精神却激励着来者,矢志不渝、接续奋斗。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钟扬式好团队代表刘雯表示,自己和团队深受钟扬种子精神的鼓舞。复旦剧社原创话剧《种子天堂》作者、导演周涛表示:我希望话剧《种子天堂》的风格是遵循一种幸福的悼念方式来呈现的,他不悲伤,不痛苦,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即使被吹散了母体,风也会把他带到下一个家。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在讲话中指出,对钟扬同志最好的追缅,就是以钟扬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团结激励全校广大师生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在新时代砥砺奋进。本书还首次公开发表了钟扬年轻时所写的诗歌,以及他与友人的部分书信,为更好地感悟钟扬其人、其事、其精神提供了更多养料。该书真实记录了钟扬同志从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成长为著名生物学家的科学人生,再现了他为科学和教育事业献身的感人事迹,弘扬了科学与人文精神,启迪当代,留存后世。
而将这份热爱和干劲延伸出去,服务社会,将团队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职能最大限度的延伸拓展,造福民众,正是钟扬精神的精髓。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卢宝荣、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沈辉、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周丽君、同济大学生命学院郭光普、西藏大学理学院德吉为首批获奖教师。要主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眼扶贫攻坚、健康中国、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挂职锻炼、社会实践、校地合作等多种形式和途径,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专业知识运用于基层实践,造福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
第一,爱国奋斗,就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国育才。在争创世界一流的伟大征程中,教师是主力军,也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校党委书记焦扬讲话,号召全校广大教师在新时代自觉弘扬践行爱国奋斗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将教师队伍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们的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比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校广大教师要以德立身,涵养师德师风,坚持传道者先明道信道、教育者先受教育,学高身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他们是全校教师的优秀代表,集中展现了新时代复旦教师的精神风貌,全校教师都要向他们学习。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她教过的学生中,有很多已成长为国家级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大学校长、书记,医院院长,重点实验主任,以及其他卫生事业的骨干。▍急社会所需,履行教育工作者担当和社会责任作为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闻玉梅深感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社会责任。
据悉,2002年,沪上设立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称号制度,旨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表彰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她先后创建了于漪语文名师培养基地、于漪德育实训基地。在他看来,科研就是自己的生命,在不断攀登科研高峰的同时,也把这份热忱也融化在教书育人的每一刻,影响和激励着学生的成长。她说: 教师事业真正是遗憾的事业,我一辈子做教师,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通过几十年来不懈的教学实践,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老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哪怕是每年都上的课,她都会重新制作讲义和幻灯片,把最新的知识带给大家。赵东元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应当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只有充分考虑和发挥学生的特点,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几乎每周工作80小时,为了灵光一闪的实验想法,常连续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于漪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都是于漪的学生。作为材料科学领域高被引学者,他带领团队合成了20余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新型介孔材料,为介孔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教育电视台,联合组织开展2018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经基层推荐提名、专家委员会评审、市教卫工作党委和市教委审定,名单最终于教师节前夕出炉。部分内容来源:《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文汇教育等(封面制图:陈文雪)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坚守教育使命,培养教学骨干力量从教近60年,退休近20年,于漪丝毫没有停止过追寻教育理想的步伐。
面对银发浪潮的冲击,她十分关切,认为作为高校应该勇挑重担,为国分忧,为民谋福,高校教育要为此培养相应人才。一次一位学生发现闻玉梅帮他修改英语汇报幻灯片的邮件竟然发自凌晨2点38分,那时她已经年过七旬。
团队曾荣获2010 年上海市模范集体称号和2014年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复旦大学第一届校长奖获得者田博之是赵东元指导的学生。
为加强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培养,她领衔开设《基础医学导论》,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这个学科的认识,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可度,鼓励他们立志投身医学事业。于漪复旦大学51届教育系校友、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她是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也是我国首批语文特级教师。
教师的重任在于一肩挑着学生的现在,一肩挑着国家的未来。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她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2013年她指导并亲自参与的教育团队先后获得复旦大学精品课程、上海市和国家来华优秀示范课程。这些青年教师在庄松林同志的影响下正逐步成为学院的中坚力量。
为了鼓励更多科研人员投身卫生健康事业,她80岁生日不作寿和丈夫捐出积蓄50万元,发起成立一健康基金,用于奖励每年在公共健康和卫生领域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庄松林复旦大学62届物理系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现任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担任上海光学仪器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熟悉她的学生则说,于漪老师对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郑继红是庄松林带出来的首位博士生,对于庄松林的严谨治学,她有着深切的感悟:他在我读博士的三年级,曾经带我去美国参加国际光学工程SPIE的会议. 当时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这个是非常少的, 他要我扩大国际视野, 要用英语去跟国际同行交流。
她毅然挑起重担,与哲学和医学家一道开设《人文与医学》,并亲自讲授。如今90岁高龄的她仍执著于对理想教育的追求,凭借信仰与力量、坚守与超越,成为为教育而生的一代师者楷模。
▍爱岗敬业,潜心育人,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做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必须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他说:我要从本科起就培养学生,让他们热爱化学,将来我的学生们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育领域里,顶顶重要的是要出‘人啊。1978年她提出的教文育人观点,对当时的语文教育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我这样老了,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了,要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她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作为导师,闻玉梅多次被复旦学生选为心目中的好导师、好老师。
更要做学生心灵的火种,点燃他们的求知欲。一有机会,他就与学生进行科研问题的探讨和交流,一边为他们答疑解惑,一边引导和鼓励学生形成自己鲜活的想法和创新的思路。
18年年来,坚持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普通化学。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